凌晨两点还在刷手机、加班赶方案,或是沉浸在游戏世界中—当代年轻人的“熬夜自由”正悄悄透支着头发健康。睡眠不足与脱发之间的关联,远比想象中更紧密。当熬夜成为习惯,身体会通过一系列生理变化发出警告,而头发往往是首个“牺牲品”。
睡眠是身体自我修复的黄金期,尤其是对毛囊这类代谢活跃的组织。长期熬夜会打乱生物钟,导致激素分泌失衡。研究显示,睡眠不足时,体内皮质醇(压力激素)水平升高,而促进头发生长的生长激素分泌减少。这种双重打击会直接缩短毛囊生长期,使头发提前进入休止期并脱落。同时,头皮微循环也会因熬夜变差,毛囊得不到充足营养供给,逐渐萎缩变细,最终形成“秃”势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,睡眠不足还会间接诱发或加重多种脱发类型。例如,雄激素性脱发(俗称“脂溢性脱发”)患者若长期熬夜,体内双氢睾酮(DHT)浓度会进一步升高,加速毛囊萎缩进程;而本身患有斑秃或休止期脱发的人群,熬夜引发的免疫紊乱或压力激增,可能让脱发范围扩大或病程延长。此外,熬夜时头皮油脂分泌旺盛,若清洁不及时,马拉色菌过度繁殖引发的脂溢性皮炎,也会成为脱发的“帮凶”。
改善脱发问题,调整作息是基础且关键的一步。建议每天尽量保证7-8小时高质量睡眠,固定入睡和起床时间,帮助生物钟回归正轨。睡前一小时远离电子设备,可通过阅读、冥想或听轻音乐放松身心。日常饮食中适当补充富含蛋白质、铁、锌及维生素B族的食物(如鸡蛋、坚果、绿叶菜),为毛囊提供充足营养。若脱发伴随头皮瘙痒、头皮屑增多或发际线明显后移,需及时排查其他潜在诱因。
乌鲁木齐大西北皮肤病医院提醒您:睡眠不足对头发的影响具有累积性,短期调整可能难以看到明显改善,需长期坚持健康作息。若脱发持续加重或出现斑块状脱发,建议及时就诊咨询,以便针对性干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