梳头时梳齿间缠绕的头发、枕头上散落的发丝、洗头时堵塞下水口的团状落发……当这些场景频繁出现,许多人会陷入焦虑:掉发变多究竟是正常代谢还是健康预警?事实上,人体每天自然脱落50-100根头发属于生理现象,但若持续超过此范围,或伴随发际线后移、发缝变宽等改变,则需警惕潜在诱因。
掉发增多的常见诱因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。长期熬夜会扰乱生物钟,导致毛囊生长周期紊乱,本应处于生长期的头发提前进入休止期;精神压力过大时,头皮血管收缩,营养输送受阻,毛囊易因“营养不良”萎缩脱落。此外,频繁烫染、过度拉扯头发(如紧扎马尾)、使用劣质洗护产品等物理化学刺激,会直接损伤毛鳞片,削弱发丝韧性,增加断裂风险。
营养失衡是掉发增多的隐形推手。毛囊生长需要蛋白质、铁、锌、维生素B族等营养支持。节食减肥或偏食者,可能因蛋白质摄入不足导致发丝变细易断;缺铁性贫血患者常因血红蛋白减少,影响毛囊氧气供应而脱发;维生素B族缺乏则可能引发头皮油脂分泌失衡,堵塞毛囊开口。值得注意的是,突然增加维生素A摄入也可能诱发脱发。
季节交替与内分泌波动同样会影响发量。春秋季气温湿度变化大,头皮血管频繁收缩扩张,部分毛囊可能因“不适应”进入休止期;女性孕期激素水平升高延长头发生长期,产后激素骤降则导致大量头发同步脱落,形成“休止期脱发”。
乌鲁木齐大西北皮肤病医院提醒您:掉发增多初期可通过调整作息、均衡饮食、减少烫染等方式改善。若持续3个月以上仍无缓解,或伴随头皮红斑、瘙痒、鳞屑等症状,建议及时就医排查原因。日常可记录每日掉发量,保持情绪稳定,避免因焦虑加重脱发问题。